專業文章
大豆粕中甘露聚醣的含量
β-甘露聚醣,又稱β-半乳甘露聚醣,是一種多醣,主鏈由甘露糖組成,常附有半乳糖與/或葡萄糖側鏈(Carpita 和 McCann, 2000)。另有一種 β-葡甘露聚醣(β-glucomannan),其主鏈部份由葡萄糖替代甘露糖。當 β-甘露聚醣主鏈上的半乳糖數量增加時,其水溶性也會提高。
小豬出生後腸道微生物與屏障的變化
在所有年齡的仔豬中,Firmicutes與Bacteroidetes始終為主導菌門;Fusobacteria與Proteobacteria則在哺乳期相對豐富,但會在離乳後逐漸減少。
如何救援額外的窩仔豬
當哺乳仔豬的數量增加時意味著補充飼養的需求(寄養或人工補餵)變得更加重要。常見的補充飼養形式是提供人工乳或教槽料,但其有效性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教槽的形式與方式、時機點、飼料配方的適口性、管理條件、母乳的可得性,及仔豬間的競爭程度。
飲水添加劑的核心概念
俗話說病從口入,對動物而言,除了環境中的病原菌外,最容易影響動物健康的東西就是飼料及飲水。飼料中營養的平衡固然重要,但穩定的飼料品質也不能忽略。而動物每日的飲水比飼料高出了2~3倍。因此注重飲水的品質確實與動物的健康有相當大的關係。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消毒嗎?
台灣地狹人稠,現代化的畜牧飼養多以集約式飼養。縮小的活動空間使動物更容易因此互相傳播疾病,而疾病的爆發可能使牧場失去整年的盈餘,甚至因此蒙受巨額的損失。因此於牧場的清洗與消毒工作是牧場生物安全中很重要的一環。執行清洗與消毒並非要將環境中的病原體完全清除,而是大幅度的降低病原體的數量,使疾病難以傳播的同時,大幅降低動物感染的風險。豬場的清潔工作大約可以分為四個步驟,包含:1.清理 2.沖洗 3.消毒 4.乾燥。本篇文章將依序說明這些步驟與實施要點。
三步驟對抗離乳後下痢
近年來,不使用抗生素養殖已經變成養豬產業中的重大課題。從國際和地方組織或是消費者而來的壓力, 導致大企業建立全新的生產鏈。如今的挑戰在於將這樣的概念拓展到豬場。無抗生素養殖實施於豬場最主要的挑戰是離乳後下痢。
我要喝乾淨的水!
動物的體組成約有70%由水組成,飲水量是動物採食量的兩到三倍,但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營養素之一。台灣畜牧業多以地下水做為動物的飲水來源,但地下水品質不穩定,容易因為自然因素(大雨或地震等)而有所改變。除了水質較硬之外,自921大地震以來,台灣地下水的生菌數問題也層出不窮。
高產母豬的初乳量夠用嗎?
仔豬的哺乳模式是演化而來,以確保每隻仔豬都能「認領」特定的乳頭,從而減少同胎仔豬之間對乳汁的競爭。因此,當母豬產下的仔豬數量超過其可用乳頭數量時,一些仔豬將無法成功認領乳頭,若飼養人員不採取任何措施,這些仔豬將面臨體溫過低及饑餓的風險。研究顯示,大約 30% 的高繁殖力母豬所分泌的初乳量無法滿足其胎次內所有仔豬的需求(Decaluwé et al., 2013;Quesnel et al., 2012)。
大豆粕中甘露聚醣的含量
β-甘露聚醣,又稱β-半乳甘露聚醣,是一種多醣,主鏈由甘露糖組成,常附有半乳糖與/或葡萄糖側鏈(Carpita 和 McCann, 2000)。另有一種 β-葡甘露聚醣(β-glucomannan),其主鏈部份由葡萄糖替代甘露糖。當 β-甘露聚醣主鏈上的半乳糖數量增加時,其水溶性也會提高。
小豬出生後腸道微生物與屏障的變化
在所有年齡的仔豬中,Firmicutes與Bacteroidetes始終為主導菌門;Fusobacteria與Proteobacteria則在哺乳期相對豐富,但會在離乳後逐漸減少。
如何救援額外的窩仔豬
當哺乳仔豬的數量增加時意味著補充飼養的需求(寄養或人工補餵)變得更加重要。常見的補充飼養形式是提供人工乳或教槽料,但其有效性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教槽的形式與方式、時機點、飼料配方的適口性、管理條件、母乳的可得性,及仔豬間的競爭程度。
飲水添加劑的核心概念
俗話說病從口入,對動物而言,除了環境中的病原菌外,最容易影響動物健康的東西就是飼料及飲水。飼料中營養的平衡固然重要,但穩定的飼料品質也不能忽略。而動物每日的飲水比飼料高出了2~3倍。因此注重飲水的品質確實與動物的健康有相當大的關係。
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消毒嗎?
台灣地狹人稠,現代化的畜牧飼養多以集約式飼養。縮小的活動空間使動物更容易因此互相傳播疾病,而疾病的爆發可能使牧場失去整年的盈餘,甚至因此蒙受巨額的損失。因此於牧場的清洗與消毒工作是牧場生物安全中很重要的一環。執行清洗與消毒並非要將環境中的病原體完全清除,而是大幅度的降低病原體的數量,使疾病難以傳播的同時,大幅降低動物感染的風險。豬場的清潔工作大約可以分為四個步驟,包含:1.清理 2.沖洗 3.消毒 4.乾燥。本篇文章將依序說明這些步驟與實施要點。
三步驟對抗離乳後下痢
近年來,不使用抗生素養殖已經變成養豬產業中的重大課題。從國際和地方組織或是消費者而來的壓力, 導致大企業建立全新的生產鏈。如今的挑戰在於將這樣的概念拓展到豬場。無抗生素養殖實施於豬場最主要的挑戰是離乳後下痢。
我要喝乾淨的水!
動物的體組成約有70%由水組成,飲水量是動物採食量的兩到三倍,但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營養素之一。台灣畜牧業多以地下水做為動物的飲水來源,但地下水品質不穩定,容易因為自然因素(大雨或地震等)而有所改變。除了水質較硬之外,自921大地震以來,台灣地下水的生菌數問題也層出不窮。
高產母豬的初乳量夠用嗎?
仔豬的哺乳模式是演化而來,以確保每隻仔豬都能「認領」特定的乳頭,從而減少同胎仔豬之間對乳汁的競爭。因此,當母豬產下的仔豬數量超過其可用乳頭數量時,一些仔豬將無法成功認領乳頭,若飼養人員不採取任何措施,這些仔豬將面臨體溫過低及饑餓的風險。研究顯示,大約 30% 的高繁殖力母豬所分泌的初乳量無法滿足其胎次內所有仔豬的需求(Decaluwé et al., 2013;Quesnel et al.,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