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首頁 > 專業文章 >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Date:2025/01/23
Tag:
STTD P,豬日糧,磷,需求量,生產
piglet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STTD P 提供了一個精確的工具,用於制定豬日糧中的磷需求量,減少浪費並提升生產效益

為什麼關注磷的標準化總消化道消化率
(standardized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STTD )

傳統方法的不足

  • 過去使用相對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RBV)或可利用磷(Available P)作為磷需求的估算基礎
  • 但 RBV 和 ATTD(表觀總消化道消化率)未校正內源性磷損失,低估或高估磷的真實利用率

STTD 的優勢

  • STTD 考慮了內源性磷的損失,提供了更準確的可消化磷值
  • STTD 磷不受日糧中磷濃度的影響,可作為混合飼料中的添加劑值

STTD P的測定與內源性磷損失的校正

內源性磷損失

  • 內源性磷來源於腸道分泌物(如唾液、消化液),在糞便中排出,非直接來自飼料
  • 根據多項研究(如 NRC 2012),建議使用190 mg/kg DM 攝取量作為固定內源性磷損失值

STTD 的計算

  • ATTD 值 = 飼料中磷吸收量 ÷ 飼料中磷總量
  • STTD 值 = ATTD 值校正內源性磷損失

應用範例

  • 測定飼料中 STTD P 值(如玉米豆粕日糧)
  • 設計日糧時根據豬群需求和飼料成分 STTD P 值進行計算,避免磷的過量或不足

微生物植酸酶對 STTD P 的影響

植酸酶的作用機制

  • 植酸酶能水解飼料中的植酸鹽,釋放結合的磷(植酸磷),提升磷的消化率(STTD P 值)
  • 添加1000~2000單位的植酸酶即可顯著增加磷的利用率
  • 新型植酸酶在2000~4000單位時效果更好,甚至能完全降解植酸鹽

影響因子

  • 飼料成分特異性:不同飼料原料對植酸酶的反應程度不同(如玉米與小麥)
  • 飼養階段:小豬和生長豬對植酸酶的反應更顯著,而懷孕母豬的反應相對較低

STTD P 與日糧設計的應用

不同階段豬的 STTD P 需求

  • 離乳仔豬:需求較高,需確保足夠的 STTD P,以支持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生長
  • 生長肥育豬:STTD P 需求降低,但仍需與 STTD Ca 保持適當比例(<1.40:1)
  • 懷孕母豬:需求量高於生長豬,需考慮更大的內源性磷損失
  • 泌乳母豬:需求量高於懷孕期,支持乳汁中磷的輸出

鈣與磷的交互影響:

  • 過量鈣會抑制磷的吸收,降低 STTD P 值和磷的利用率
  • 建議根據 STTD Ca 與 STTD P 的最佳比例設計日糧:<1.40:1(最大化生長性能);1.65:1 至 2.10:1(最大化骨灰分)

STTD P 在母豬日糧中的挑戰

母豬的特殊需求

  • 懷孕母豬內源性磷損失較大,磷消化率低
  • 泌乳母豬磷消化率高,但需支持乳汁中磷輸出

研究建議

  • 懷孕母豬與泌乳母豬應獨立測定飼料原料中的 STTD P 值
  • 將生長豬的 STTD P 值直接應用於母豬可能導致日糧配方不準確

磷的需求量與過量風險

磷的需求

  • 近期研究表明豬對 STTD P 的需求可能高於 NRC 2012 的建議值
  • 高鈣低磷比例可能導致磷需求量被高估

磷的過量風險

  • 過量磷排泄會增加環境負擔
  • 必須在滿足需求與減少浪費之間取得平衡

新技術應用

基於尿磷排泄的需求估算

  • 一種新方法以尿磷排泄量估算懷孕和泌乳母豬的磷需求量(Grez-Capdeville 和 Crenshaw,2022)
  • 雖然需進一步驗證,但具有簡單、低成本的潛力

資料來源 Review: Aspects of digestibility and requirements for minerals and vitamin D by growing pigs and sows

首頁 > 專業文章 >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Date:2025/01/23
Tag:
STTD P,豬日糧,磷,需求量,生產
piglet
飼料中磷含量的新進展

STTD P 提供了一個精確的工具,用於制定豬日糧中的磷需求量,減少浪費並提升生產效益

為什麼關注磷的標準化總消化道消化率
(standardized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STTD )

傳統方法的不足

  • 過去使用相對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RBV)或可利用磷(Available P)作為磷需求的估算基礎
  • 但 RBV 和 ATTD(表觀總消化道消化率)未校正內源性磷損失,低估或高估磷的真實利用率

STTD 的優勢

  • STTD 考慮了內源性磷的損失,提供了更準確的可消化磷值
  • STTD 磷不受日糧中磷濃度的影響,可作為混合飼料中的添加劑值

STTD P的測定與內源性磷損失的校正

內源性磷損失

  • 內源性磷來源於腸道分泌物(如唾液、消化液),在糞便中排出,非直接來自飼料
  • 根據多項研究(如 NRC 2012),建議使用190 mg/kg DM 攝取量作為固定內源性磷損失值

STTD 的計算

  • ATTD 值 = 飼料中磷吸收量 ÷ 飼料中磷總量
  • STTD 值 = ATTD 值校正內源性磷損失

應用範例

  • 測定飼料中 STTD P 值(如玉米豆粕日糧)
  • 設計日糧時根據豬群需求和飼料成分 STTD P 值進行計算,避免磷的過量或不足

微生物植酸酶對 STTD P 的影響

植酸酶的作用機制

  • 植酸酶能水解飼料中的植酸鹽,釋放結合的磷(植酸磷),提升磷的消化率(STTD P 值)
  • 添加1000~2000單位的植酸酶即可顯著增加磷的利用率
  • 新型植酸酶在2000~4000單位時效果更好,甚至能完全降解植酸鹽

影響因子

  • 飼料成分特異性:不同飼料原料對植酸酶的反應程度不同(如玉米與小麥)
  • 飼養階段:小豬和生長豬對植酸酶的反應更顯著,而懷孕母豬的反應相對較低

STTD P 與日糧設計的應用

不同階段豬的 STTD P 需求

  • 離乳仔豬:需求較高,需確保足夠的 STTD P,以支持骨骼和肌肉的快速生長
  • 生長肥育豬:STTD P 需求降低,但仍需與 STTD Ca 保持適當比例(<1.40:1)
  • 懷孕母豬:需求量高於生長豬,需考慮更大的內源性磷損失
  • 泌乳母豬:需求量高於懷孕期,支持乳汁中磷的輸出

鈣與磷的交互影響:

  • 過量鈣會抑制磷的吸收,降低 STTD P 值和磷的利用率
  • 建議根據 STTD Ca 與 STTD P 的最佳比例設計日糧:<1.40:1(最大化生長性能);1.65:1 至 2.10:1(最大化骨灰分)

STTD P 在母豬日糧中的挑戰

母豬的特殊需求

  • 懷孕母豬內源性磷損失較大,磷消化率低
  • 泌乳母豬磷消化率高,但需支持乳汁中磷輸出

研究建議

  • 懷孕母豬與泌乳母豬應獨立測定飼料原料中的 STTD P 值
  • 將生長豬的 STTD P 值直接應用於母豬可能導致日糧配方不準確

磷的需求量與過量風險

磷的需求

  • 近期研究表明豬對 STTD P 的需求可能高於 NRC 2012 的建議值
  • 高鈣低磷比例可能導致磷需求量被高估

磷的過量風險

  • 過量磷排泄會增加環境負擔
  • 必須在滿足需求與減少浪費之間取得平衡

新技術應用

基於尿磷排泄的需求估算

  • 一種新方法以尿磷排泄量估算懷孕和泌乳母豬的磷需求量(Grez-Capdeville 和 Crenshaw,2022)
  • 雖然需進一步驗證,但具有簡單、低成本的潛力

資料來源 Review: Aspects of digestibility and requirements for minerals and vitamin D by growing pigs and s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