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首頁 > 專業文章 >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Date:2025/01/03
Tag:
豬場,留種,飼養,種豬,仔豬,精液,自行培育
piglet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們想告訴您.........飼養種豬的考量因素,我們將會針對種豬端的管控及分娩時會遇到的狀況跟大家做簡單的說明。

飼養種豬的理由及考量

在台灣,除了單純的肉豬場外,許多豬場會自行留種並飼養種豬。但自行留種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種豬飼養又必須考量什麼?這些都是種豬飼養者必須面臨的課題(表一)。飼養者為了降低購買仔豬或精液的成本與風險而自行培育種豬。但我們都知道,當一個豬場內的族群太過封閉,可能導致近親繁殖,並使母豬屢配不孕、死產或畸形後代增加。因此留種時必須注意豬隻的族群大小是否足夠,基因多樣性是否可以維持豬場內豬隻族群的運作。此外,飼養種豬需要額外的成本與技術,飼養種豬(尤其是種公豬)時,必須考量飼養規模是否足以支撐多隻種公豬的飼養成本。不僅如此,外界種豬的來源、疫苗計畫、足夠的散熱設備及採精技術人員的熟練度等皆是考量是否留種的要點之一。

表一、種豬飼養時所需考量的要點
母豬 公豬
飼養考量
  • 離乳仔豬價格
  • 配種技術
  • 飼養設備
  • 仔豬飼養條件
  • 飼養成本
  • 疫苗計畫
  • 族群大小
  • 降溫設備
  • 精液價格
  • 飼養成本
  • 疫苗計畫
育種目標 健康、生產效率高、抗病力佳、瘦肉率高、屠宰率高、母性優良、精液優良、隱睪率低、高窩仔數、高離乳率、年上市體重等
聚焦重點
  • 發情偵測
  • 配種適期
  • 懷孕偵測
  • 懷孕管理
  • 實質產能
  • 精液品質
  • 抗氧化力調節
  • 熱緊迫管理

育種目標與飼養要點

當我們決定留種,接下來就要考慮,您想讓未來的牧場變成什麼樣子?具體而言,您飼養種豬的目的在於育成符合自身牧場需求(諸如健康、生產效率高、抗病力佳、屠宰率高及母性優良等特性)的種豬。而越複雜的選拔指標與越強的選拔強度將使可留作種用的豬隻減少。因此,在種種優良性狀中必須做取捨。

確立了育種目標後,我們必須嚴格控管種豬的飼養管理。種公豬提供的精液品質與母豬配種率呈正相關。然而,種公豬多半怕熱,提供有效的降溫設備、降低環境中的濕度及病原菌,並提高種公豬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改善種豬的精液品質。

而母豬的性能好壞是仔豬生產表現扎實基礎的關鍵因素,其對後代的品質影響深遠。因此飼養者應聚焦於下列關於母豬的重點:

  • 發情偵測:準確的偵測發情可以減少母豬空胎的時間,並適當淘汰不事生產的母豬。

  • 配種適期:配種精液劑量的間隔、數量及授精管的類型,對於優化豬場繁殖成果相當重要。當我們在制定豬場的配種作業程序時,必須考量發情周期、遺傳、季節的差異。

  • 懷孕偵測:配種後23-24天利用超音波偵測懷孕狀態,相隔7天再次檢測以預防早期流產。

  • 懷孕管理:懷孕期間每一個行為都要及時紀錄。精確掌控動物的繁殖紀錄,並分析研究相關紀錄的控制點,採取糾正措施並設立生產目標可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 實質產能:高產的母豬可以帶來更多的仔豬,但實際上真正能帶來收益的是成功離乳的仔豬。因此窩仔數與存活率都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

小結

有好種豬才有好仔豬,但飼養者是否有相應的飼養條件、追蹤後裔表現及詳實記錄的能力,如此才能建立優良且續航力旺盛的種豬群,使豬場的競爭力與日俱增。

首頁 > 專業文章 >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Date:2025/01/03
Tag:
豬場,留種,飼養,種豬,仔豬,精液,自行培育
piglet
如何建立優秀的種豬群?

們想告訴您.........飼養種豬的考量因素,我們將會針對種豬端的管控及分娩時會遇到的狀況跟大家做簡單的說明。

飼養種豬的理由及考量

在台灣,除了單純的肉豬場外,許多豬場會自行留種並飼養種豬。但自行留種是否符合經濟效益?種豬飼養又必須考量什麼?這些都是種豬飼養者必須面臨的課題(表一)。飼養者為了降低購買仔豬或精液的成本與風險而自行培育種豬。但我們都知道,當一個豬場內的族群太過封閉,可能導致近親繁殖,並使母豬屢配不孕、死產或畸形後代增加。因此留種時必須注意豬隻的族群大小是否足夠,基因多樣性是否可以維持豬場內豬隻族群的運作。此外,飼養種豬需要額外的成本與技術,飼養種豬(尤其是種公豬)時,必須考量飼養規模是否足以支撐多隻種公豬的飼養成本。不僅如此,外界種豬的來源、疫苗計畫、足夠的散熱設備及採精技術人員的熟練度等皆是考量是否留種的要點之一。

表一、種豬飼養時所需考量的要點
母豬 公豬
飼養考量
  • 離乳仔豬價格
  • 配種技術
  • 飼養設備
  • 仔豬飼養條件
  • 飼養成本
  • 疫苗計畫
  • 族群大小
  • 降溫設備
  • 精液價格
  • 飼養成本
  • 疫苗計畫
育種目標 健康、生產效率高、抗病力佳、瘦肉率高、屠宰率高、母性優良、精液優良、隱睪率低、高窩仔數、高離乳率、年上市體重等
聚焦重點
  • 發情偵測
  • 配種適期
  • 懷孕偵測
  • 懷孕管理
  • 實質產能
  • 精液品質
  • 抗氧化力調節
  • 熱緊迫管理

育種目標與飼養要點

當我們決定留種,接下來就要考慮,您想讓未來的牧場變成什麼樣子?具體而言,您飼養種豬的目的在於育成符合自身牧場需求(諸如健康、生產效率高、抗病力佳、屠宰率高及母性優良等特性)的種豬。而越複雜的選拔指標與越強的選拔強度將使可留作種用的豬隻減少。因此,在種種優良性狀中必須做取捨。

確立了育種目標後,我們必須嚴格控管種豬的飼養管理。種公豬提供的精液品質與母豬配種率呈正相關。然而,種公豬多半怕熱,提供有效的降溫設備、降低環境中的濕度及病原菌,並提高種公豬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改善種豬的精液品質。

而母豬的性能好壞是仔豬生產表現扎實基礎的關鍵因素,其對後代的品質影響深遠。因此飼養者應聚焦於下列關於母豬的重點:

  • 發情偵測:準確的偵測發情可以減少母豬空胎的時間,並適當淘汰不事生產的母豬。

  • 配種適期:配種精液劑量的間隔、數量及授精管的類型,對於優化豬場繁殖成果相當重要。當我們在制定豬場的配種作業程序時,必須考量發情周期、遺傳、季節的差異。

  • 懷孕偵測:配種後23-24天利用超音波偵測懷孕狀態,相隔7天再次檢測以預防早期流產。

  • 懷孕管理:懷孕期間每一個行為都要及時紀錄。精確掌控動物的繁殖紀錄,並分析研究相關紀錄的控制點,採取糾正措施並設立生產目標可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 實質產能:高產的母豬可以帶來更多的仔豬,但實際上真正能帶來收益的是成功離乳的仔豬。因此窩仔數與存活率都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

小結

有好種豬才有好仔豬,但飼養者是否有相應的飼養條件、追蹤後裔表現及詳實記錄的能力,如此才能建立優良且續航力旺盛的種豬群,使豬場的競爭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