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的母豬該不該補蛋白?
Date:2025/09/19
Tag:
蛋白質, 懷孕母豬, 離胺酸, 電子餵飼器

在飼料成本上漲、環境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很多豬場開始思考:「能不能餵飼少一點蛋白質?」
但對於懷孕後期的初產母豬,這問題可不是說省就能省。蛋白質不只是成本,也是決定乳腺發育、泌乳量甚至仔豬出生體重的關鍵營養。
一、少提供一點蛋白,會如何?
研究發現,只要補足關鍵的胺基酸(例如: 離胺酸),即使整體蛋白質降低,懷孕後期的母豬依然可以維持胎兒生長、乳腺發育(Johannsen et al., 2024)。這代表如果只為了省成本,稍微降低蛋白質,是可行的策略。
但要注意如果離胺酸攝取量低於需求量,會發生什麼事?- 仔豬產後增重差
- 泌乳量不足
- 仔豬離乳前死亡率提高 尤其是初產母豬風險更高,因為本身體組成尚未成熟,對於營養濃度更加敏感。
二、多補一點離胺酸,有好處嗎? 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顯示,懷孕後期(第90天到分娩):
- 每天補 22–23 克標準化迴腸可消化(SID)離胺酸
- 比 NRC(2012)建議值多了 15%–19%
- 可以讓母豬
- 增加乳腺組織重量
- 提高仔豬出生體重
- 哺乳期泌乳量上升(Kloostra et al., 2025)
三、懷孕母豬如何餵飼?
傳統靜態餵飼法
- 懷孕期只用一種飼料
- 簡單方便,但難以對應懷孕後期的高需求
額外添加(Top-Dress)
- 懷孕後期額外添加豆粕(每天約增加200公克)
- 增加約5公克離胺酸、400 kcal 能量
- 簡單、實用、成本可控制
分階段餵飼
- 準備兩種懷孕日糧(早期/晚期)
- 養豬軟體或配種週齡管理轉換餵法
- 成本效益佳,能因應營養變化
精準飼餵(Precision Feeding)
- 電子餵飼器混合不同配方,依個體需求調整
- 初期投資較高,但可減少蛋白浪費、降低氮排放
總結
- ✅ 使用單一懷孕飼料,請確保後期有足夠的 SID 離胺酸(至少每日22公克)。
- ✅ 推薦在懷孕第 90 天後開始分階段餵法,或進行補飼。
- ✅ 初產母豬對營養變化特別敏感,飼養管理應與經產母豬分開。
懷孕後期的母豬該不該補蛋白?
Date:2025/09/19
Tag:
蛋白質, 懷孕母豬, 離胺酸, 電子餵飼器

在飼料成本上漲、環境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很多豬場開始思考:「能不能餵飼少一點蛋白質?」
但對於懷孕後期的初產母豬,這問題可不是說省就能省。蛋白質不只是成本,也是決定乳腺發育、泌乳量甚至仔豬出生體重的關鍵營養。
一、少提供一點蛋白,會如何?
研究發現,只要補足關鍵的胺基酸(例如: 離胺酸),即使整體蛋白質降低,懷孕後期的母豬依然可以維持胎兒生長、乳腺發育(Johannsen et al., 2024)。這代表如果只為了省成本,稍微降低蛋白質,是可行的策略。
但要注意如果離胺酸攝取量低於需求量,會發生什麼事?- 仔豬產後增重差
- 泌乳量不足
- 仔豬離乳前死亡率提高 尤其是初產母豬風險更高,因為本身體組成尚未成熟,對於營養濃度更加敏感。
二、多補一點離胺酸,有好處嗎? 答案是肯定的。
研究顯示,懷孕後期(第90天到分娩):
- 每天補 22–23 克標準化迴腸可消化(SID)離胺酸
- 比 NRC(2012)建議值多了 15%–19%
- 可以讓母豬
- 增加乳腺組織重量
- 提高仔豬出生體重
- 哺乳期泌乳量上升(Kloostra et al., 2025)
三、懷孕母豬如何餵飼?
傳統靜態餵飼法
- 懷孕期只用一種飼料
- 簡單方便,但難以對應懷孕後期的高需求
額外添加(Top-Dress)
- 懷孕後期額外添加豆粕(每天約增加200公克)
- 增加約5公克離胺酸、400 kcal 能量
- 簡單、實用、成本可控制
分階段餵飼
- 準備兩種懷孕日糧(早期/晚期)
- 養豬軟體或配種週齡管理轉換餵法
- 成本效益佳,能因應營養變化
精準飼餵(Precision Feeding)
- 電子餵飼器混合不同配方,依個體需求調整
- 初期投資較高,但可減少蛋白浪費、降低氮排放
總結
- ✅ 使用單一懷孕飼料,請確保後期有足夠的 SID 離胺酸(至少每日22公克)。
- ✅ 推薦在懷孕第 90 天後開始分階段餵法,或進行補飼。
- ✅ 初產母豬對營養變化特別敏感,飼養管理應與經產母豬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