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首頁 > 專業文章 >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Date:2025/02/13
Tag:
飼養策略,豬隻,能量,營養素,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豬肉,生產者,成本,勞力
piglet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計合理的飼養策略時,關鍵在於如何最佳地提供豬隻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豬肉生產者有許多提供營養的方法,每種方法在成本、勞力和可行性方面各有不同。

營養供應的基本方法

  1. 購買完全飼料
  2. 穀物搭配濃縮料
  3. 穀物搭配胺基酸來源與基礎混合料(basemix)
  4. 穀物搭配胺基酸來源、鹽、鈣、磷來源及預混料(premix)

完全飼料(Complete Feed)

完全飼料是一種即開即用的產品,含有滿足豬隻所有營養需求的成分。飼料製造商負責所有原料品質與混合問題,而生產者則需正確使用該產品。完全飼料可以是粉料、顆粒料或液態飼料。其主要優勢是生產者無需擁有或操作任何飼料製造設備。

濃縮料(Concentrate)

濃縮料是專為搭配穀物而設計的飼料,與穀物正確混合後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一般添加量為每噸100~300公斤,適用於所有階段的豬隻(但不包括保育豬)。

  • 優勢:生產者可利用自家種植的穀物,若供應不足,則可視需求額外購買。
  • 劣勢:生產者需擁有並操作飼料加工與製造設備,並負責確保正確混合完全飼料的比例。此外,生產者需配備設備以將混合好的飼料運送至各豬舍的飼料槽。

精料(Basemix)

精料通常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當精料與穀物及胺基酸來源正確混合時,即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美國最常見的胺基酸來源是豆粕,與穀物及其他成分(如乾釀酒穀物 DDGS、小麥中間物等)搭配使用,可製成均衡的日糧。一些基礎混合料還含有結晶胺基酸、植酸酶和動物蛋白產品。

  • 一般添加量:
    • 保育、肉豬及母豬飼料:每噸10~50公斤
  • 優勢:
    • 生產者可利用自家種植或購買的玉米,增加彈性並降低飼料成本
    • 可自行購買豆粕與其他替代原料
    • 可自訂或競價購買基礎混合料,以降低成本
  • 劣勢:
    • 生產者需負責確保蛋白質來源品質穩定並正確混合各種成分
    • 需投資農場內的飼料製造與運輸設備,並額外投入勞力
    • 需具備營養知識,以正確配製飼料並比較不同的基礎混合料

預混料(Premix)

預混料含有維生素與(或)微量礦物質。當與穀物、鹽、胺基酸來源、鈣和磷來源正確混合後,即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

  • 一般添加量:
    • 每噸1~5公斤
  • 優勢:
    • 生產者可競標購買客製化預混料或使用飼料廠的商業預混料
    • 生產者可自行購買所有其他成分,增加成本控制彈性
  • 劣勢:
    • 生產者需負責確保正確配方與混合
    • 胺基酸、鈣與磷來源的品質變異風險較高
    • 需擁有適當設備與混合系統,以準確使用低添加量的成分

決策指南

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能提供更好的豬隻生長表現或較低的生產成本。生產者應考量多種因素,如便利性、設備需求、勞力可用性與成本、營養知識、品質控制費用及原料採購競爭力。選擇最適合自身農場條件的方式,並維持具競爭力的飼料成本。

主要考量因素如下:

  • 便利性:生產者需投入多少時間來管理營養決策與飼料製作
  • 風險:營養濃度與原料品質偏差的可能性,生產者需承擔多少責任
  • 服務:技術諮詢、飼養紀錄管理等額外支援
  • 成本:原料價格與加工、混合、運輸及技術支援費用

若生產者重視便利性、低風險與充足技術支援,則可選擇完全飼料,但其成本通常較高。反之,預混料成本較低,但需要較多勞力,風險較高,並需要更多技術知識來確保配方正確。

生產者在決定使用哪種方法前,應先明確營養需求(能量、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與主要原料,並提供這些資訊給飼料供應商,以獲取完整的營養、成分與成本分析,確保符合需求後再做決策。

注意事項

  • 維生素效能會因光照、高濕度、高溫、氧化、酸敗脂肪等因素下降。維生素與礦物質接觸時,穩定性也會降低。
  • 最佳儲存方式:將精料、微量礦物質及維生素預混料存放於陰涼、乾燥、黑暗處,並於購買後 30 天內 使用完畢。若維生素與礦物質分開存放,則可保存 3 至 4 個月。

資料來源: National Swine Nutrition Guide

首頁 > 專業文章 >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Date:2025/02/13
Tag:
飼養策略,豬隻,能量,營養素,胺基酸,維生素,礦物質,豬肉,生產者,成本,勞力
piglet
豬場營養供應的四種方式

計合理的飼養策略時,關鍵在於如何最佳地提供豬隻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素(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豬肉生產者有許多提供營養的方法,每種方法在成本、勞力和可行性方面各有不同。

營養供應的基本方法

  1. 購買完全飼料
  2. 穀物搭配濃縮料
  3. 穀物搭配胺基酸來源與基礎混合料(basemix)
  4. 穀物搭配胺基酸來源、鹽、鈣、磷來源及預混料(premix)

完全飼料(Complete Feed)

完全飼料是一種即開即用的產品,含有滿足豬隻所有營養需求的成分。飼料製造商負責所有原料品質與混合問題,而生產者則需正確使用該產品。完全飼料可以是粉料、顆粒料或液態飼料。其主要優勢是生產者無需擁有或操作任何飼料製造設備。

濃縮料(Concentrate)

濃縮料是專為搭配穀物而設計的飼料,與穀物正確混合後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一般添加量為每噸100~300公斤,適用於所有階段的豬隻(但不包括保育豬)。

  • 優勢:生產者可利用自家種植的穀物,若供應不足,則可視需求額外購買。
  • 劣勢:生產者需擁有並操作飼料加工與製造設備,並負責確保正確混合完全飼料的比例。此外,生產者需配備設備以將混合好的飼料運送至各豬舍的飼料槽。

精料(Basemix)

精料通常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當精料與穀物及胺基酸來源正確混合時,即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美國最常見的胺基酸來源是豆粕,與穀物及其他成分(如乾釀酒穀物 DDGS、小麥中間物等)搭配使用,可製成均衡的日糧。一些基礎混合料還含有結晶胺基酸、植酸酶和動物蛋白產品。

  • 一般添加量:
    • 保育、肉豬及母豬飼料:每噸10~50公斤
  • 優勢:
    • 生產者可利用自家種植或購買的玉米,增加彈性並降低飼料成本
    • 可自行購買豆粕與其他替代原料
    • 可自訂或競價購買基礎混合料,以降低成本
  • 劣勢:
    • 生產者需負責確保蛋白質來源品質穩定並正確混合各種成分
    • 需投資農場內的飼料製造與運輸設備,並額外投入勞力
    • 需具備營養知識,以正確配製飼料並比較不同的基礎混合料

預混料(Premix)

預混料含有維生素與(或)微量礦物質。當與穀物、鹽、胺基酸來源、鈣和磷來源正確混合後,即可滿足豬隻的全部營養需求。

  • 一般添加量:
    • 每噸1~5公斤
  • 優勢:
    • 生產者可競標購買客製化預混料或使用飼料廠的商業預混料
    • 生產者可自行購買所有其他成分,增加成本控制彈性
  • 劣勢:
    • 生產者需負責確保正確配方與混合
    • 胺基酸、鈣與磷來源的品質變異風險較高
    • 需擁有適當設備與混合系統,以準確使用低添加量的成分

決策指南

不同的方法不一定能提供更好的豬隻生長表現或較低的生產成本。生產者應考量多種因素,如便利性、設備需求、勞力可用性與成本、營養知識、品質控制費用及原料採購競爭力。選擇最適合自身農場條件的方式,並維持具競爭力的飼料成本。

主要考量因素如下:

  • 便利性:生產者需投入多少時間來管理營養決策與飼料製作
  • 風險:營養濃度與原料品質偏差的可能性,生產者需承擔多少責任
  • 服務:技術諮詢、飼養紀錄管理等額外支援
  • 成本:原料價格與加工、混合、運輸及技術支援費用

若生產者重視便利性、低風險與充足技術支援,則可選擇完全飼料,但其成本通常較高。反之,預混料成本較低,但需要較多勞力,風險較高,並需要更多技術知識來確保配方正確。

生產者在決定使用哪種方法前,應先明確營養需求(能量、胺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與主要原料,並提供這些資訊給飼料供應商,以獲取完整的營養、成分與成本分析,確保符合需求後再做決策。

注意事項

  • 維生素效能會因光照、高濕度、高溫、氧化、酸敗脂肪等因素下降。維生素與礦物質接觸時,穩定性也會降低。
  • 最佳儲存方式:將精料、微量礦物質及維生素預混料存放於陰涼、乾燥、黑暗處,並於購買後 30 天內 使用完畢。若維生素與礦物質分開存放,則可保存 3 至 4 個月。

資料來源: National Swine Nutrition Gu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