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首頁 > 專業文章 > 成為高泌乳母豬的3個步驟
成為高泌乳母豬的3個步驟
Date:2024/05/03
Tag:
母豬泌乳量提升,飼料管理策略
2

農民尤其要關注3個因素,母豬流失體重必須保持在最低限度,尤其是背部脂肪的減少。母豬分娩時與最後一次採食飼料的時間應盡可能的縮短。優良的飼料衛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1. 保持母豬的背部脂肪

    背部脂肪既是母豬身體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高泌乳量的先決條件。母豬在泌乳期體重減輕很多,則可能會在下一個週期產生更少的小豬。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養豬戶在母豬分娩時應將背脂厚度控制在1.4~1.7公分;離乳時控制在1.3~1.6公分。目標是90%的母豬都在此標準範圍。

    對於小豬來說,母乳的攝取量和成分對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更是離乳後轉變成固體飼料的成功關鍵。

    在丹麥良好的餵飼管理是自2011年來每窩平均活產仔豬數增加的原因之一。對於符合體態標準的母豬,進入分娩舍時建議每日餵飼量為3.4公斤,在分娩前2天左右減少到每日3公斤。

  1. 規律的餵飼間隔

    母豬的餵飼應以每日3~4次來進行,如此可以確保穩定的血糖水平,這也可以大幅度的減少死產小豬的數量和助產的次數。根據Theil等人2017年的研究顯示,分娩與最後一次餵飼的時間間隔越長,則會使母豬分娩時間增加,相對也增加小豬死亡的風險。

    泌乳期開始時餵飼3公斤,每天應增加0.2~0.5公斤,並視母豬個體的採食量而調整。在泌乳期的後半段,每日餵飼量應進一步增加0.2公斤。母豬通常在第16天左右達到泌乳高峰。在此階段應根據母豬的狀況和窩仔豬數量來調整餵飼量。

  1. 注意衛生

    分娩舍的衛生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如果母豬每次採食後飼料仍有剩料,則必須清洗飼料槽。剩餘的飼料將替細菌的生長營造一個完美的環境條件,並將導致疾病的發生。未吃完的飼料也可能表示母豬生病並且需要治療。

    每日檢查飲水同樣重要,泌乳母豬每日大約需要35~50公升飲水,如此才可確保充足的泌乳量。所以乳頭式飲水器的出水標準量應為每分鐘4公升飲水。

    當然均衡的飼料是成功的基礎,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很重要,也必須充分滿足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所有需求。

    資料來源: Danbred feeding manual

1
2
首頁 > 專業文章 > 成為高泌乳母豬的3個步驟
成為高泌乳母豬的3個步驟
Date:2024/05/03
Tag:
母豬泌乳量提升,飼料管理策略
2

農民尤其要關注3個因素,母豬流失體重必須保持在最低限度,尤其是背部脂肪的減少。母豬分娩時與最後一次採食飼料的時間應盡可能的縮短。優良的飼料衛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1. 保持母豬的背部脂肪

    背部脂肪既是母豬身體狀況的主要指標,也是高泌乳量的先決條件。母豬在泌乳期體重減輕很多,則可能會在下一個週期產生更少的小豬。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養豬戶在母豬分娩時應將背脂厚度控制在1.4~1.7公分;離乳時控制在1.3~1.6公分。目標是90%的母豬都在此標準範圍。

    對於小豬來說,母乳的攝取量和成分對其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更是離乳後轉變成固體飼料的成功關鍵。

    在丹麥良好的餵飼管理是自2011年來每窩平均活產仔豬數增加的原因之一。對於符合體態標準的母豬,進入分娩舍時建議每日餵飼量為3.4公斤,在分娩前2天左右減少到每日3公斤。

  1. 規律的餵飼間隔

    母豬的餵飼應以每日3~4次來進行,如此可以確保穩定的血糖水平,這也可以大幅度的減少死產小豬的數量和助產的次數。根據Theil等人2017年的研究顯示,分娩與最後一次餵飼的時間間隔越長,則會使母豬分娩時間增加,相對也增加小豬死亡的風險。

    泌乳期開始時餵飼3公斤,每天應增加0.2~0.5公斤,並視母豬個體的採食量而調整。在泌乳期的後半段,每日餵飼量應進一步增加0.2公斤。母豬通常在第16天左右達到泌乳高峰。在此階段應根據母豬的狀況和窩仔豬數量來調整餵飼量。

  1. 注意衛生

    分娩舍的衛生飼養管理非常重要,如果母豬每次採食後飼料仍有剩料,則必須清洗飼料槽。剩餘的飼料將替細菌的生長營造一個完美的環境條件,並將導致疾病的發生。未吃完的飼料也可能表示母豬生病並且需要治療。

    每日檢查飲水同樣重要,泌乳母豬每日大約需要35~50公升飲水,如此才可確保充足的泌乳量。所以乳頭式飲水器的出水標準量應為每分鐘4公升飲水。

    當然均衡的飼料是成功的基礎,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很重要,也必須充分滿足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所有需求。

    資料來源: Danbred feeding manual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