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首頁 > 專業文章 > 精胺酸對種公豬精液品質與性慾的影響
精胺酸對種公豬精液品質與性慾的影響
Date:2024/08/08
Tag:
L-精胺酸,公豬,精液,高溫,抗氧化
l-arginine

本研究探討了日糧添加L-精胺酸對高環境溫度下公豬精液品質和性慾的影響。L-精胺酸是一種對精子生成必需的營養性胺基酸,並在動物健康中扮演多種角色,可作為潛在改善公豬生殖性能的物質。本研究旨在確定日糧添加L-精胺酸是否能緩解由高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症。 研究中選擇了20頭公豬(PIC 1040;體重248.59 ± 3.84 kg,年齡407.65 ± 6.40天),隨機分為四組(0.0%組:基礎飼料;0.6%、0.8%或1.0%組:基礎飼料分別添加0.6%、0.8%或1.0% L-精胺酸)。四種飼料通過添加適當量的L-丙胺酸使氮含量能一致。公豬先餵飼對應的實驗飼料42天,然後在夏季(25.5°至33.0°C)期間進行為期6週的精液特徵和性慾評估。

結果顯示,L-精胺酸顯著改善了精子運動性、正常率、總精子數量和有效總精子數量。同時,L-精胺酸提高了精液的抗氧化能力,如降低了精子中的丙二醛和8-羥基-2'-脫氧鳥苷含量(P <0.05),增加了谷胱甘肽與氧化谷胱甘肽的比率、總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P <0.05)。補充L-精胺酸的組別中的大多數線粒體結構完整,ATP含量較0.0%組高。0.8%組的公豬表現出較高的雌二醇-17β和睾酮水平,性慾表現也優於0.0%組。隨著L-精胺酸的增加,精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呈線性增加(P=0.002)。0.6%、0.8%和1.0%組的陰囊表面溫度分別比0.0%組低0.9°C、0.9°C和0.4°C。L-精胺酸水平對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有線性影響,對性慾表現有二次影響。

在炎熱的夏季,預測最佳的L-精胺酸水平為0.8%至1.0%,以達到最佳的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而性慾表現最佳的L-精胺酸水平為0.8%。結論是L-精胺酸可以作為有效物質來緩解由熱緊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症,最佳添加劑量為0.8%至1.0%。 高溫或熱緊迫經常導致公豬精子運動性下降、精子缺陷和精子產量下降。過度的熱量傳遞可能導致呼吸鏈產生過量的活性氧(ROS),最終可能損害其結構完整性和功能能力,例如對精子質膜的過氧化損傷和精子細胞核中DNA鏈的斷裂。L-精胺酸顯示的效果可能歸因於其直接和/或通過NO介導的抗氧化特性。

據報導,NO通過抑制鐵引起的Fenton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打斷脂質過氧化的鏈反應,增強GSH的抗氧化能力,並抑制半胱胺酸蛋白酶來終止組織中的氧化緊迫。與這些觀察結果一致,當日糧補充L-精胺酸時,精漿中的GSH含量和總抗氧化能力(T-AOC)將會增加。此外,酶促抗氧化劑在清除ROS並保護精子免受熱緊迫引起的氧化損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SOD將超氧化物自由基解毒為過氧化氫,CAT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GSH-Px將過氧化物和羥基自由基轉化為無毒形式。隨著L-精胺酸添加量的增加,還檢測到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強(SOD、CAT和GSH-Px)。因此,L-精胺酸處理組中精子的脂質過氧化產物(MDA)和DNA氧化產物(8-OH-dG)顯著降低,表明氧化緊迫減少。氧化緊迫還會破壞精子細胞核和線粒體中DNA的完整性。

一般來說,DNA片段化是評估氧化緊迫引起的DNA損傷的有用標誌。在本研究中,當添加L-精胺酸時,還觀察到了精子DNA片段指數的降低。綜合以上所述,日糧添加L-精胺酸可能通過增強精漿的抗氧化能力來改善精液品質。

boar

圖1 利用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公豬的睪丸照片,四張照片分別為(a) 無添加組, (b) 0.6%精胺酸組,(c) 0.8%精胺酸組,(d) 1.0%精胺酸組。

補充1.0% L-精胺酸的公豬飼料顯著增加了總精子數量、有效精子數量和人工授精(AI)劑量(每次AI劑量四十億精子),分別比0.0%組增加了12.8%、37.8%和13.3%。因此,營養管理可以通過在夏季炎熱天氣期間在飼料中添加1.0% L-精胺酸來增加AI劑量。AI劑量的增加有助於在夏季保持養豬業的穩定生產。然而,在本研究中,時間和時間與飼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精液特徵沒有影響。這一結果可以用以前的報告來解釋,L-精胺酸在哺乳動物中的周轉率很快,成人、孕婦和新生豬的循環半衰期分別為1.06、0.75和0.65小時。

線粒體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因為它們在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ATP中發揮了基本作用。然而,關於哪種代謝途徑(OXPHOS或糖酵解)參與精子運動所需的能量生產存在長期爭論。毫無疑問,線粒體結構的完整性對精子運動至關重要。 在本研究中,大多數添加L-精胺酸的組別其線粒體結構完整。結果表明,L-精胺酸可在高環境溫度下減輕對精子線粒體的損傷並促進了ATP的生產,從而提高了精子運動性。為了使精子生成達到最佳,公豬的睪丸溫度保持在比核心體溫低4°C至6°C。睪丸溫度升高對精子生成和精子有害。因此,熱緊迫引起的溫度調節失敗會損害精子質量並增加繁殖障礙的風險。我們以前的研究顯示,在高環境溫度(34°C)下,公豬(大白豬,27個月齡)的陰囊表面溫度增加了3.5°C,而正常控制條件下(20°C至28°C)為30.2°C至33.1°C,導致精子缺陷和精子產量下降。

在本研究中,0.6%、0.8%和1.0%組的陰囊表面溫度分別比0.0%組低0.9°C、0.9°C和0.4°C。根據我們以前的數據,正常的陰囊表面溫度使用大白豬作為模型為30.2°C至33.1°C。這表明0.0%組公豬的陰囊表面溫度超出了正常條件。同時,隨著L-精胺酸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的NO含量呈線性增加。 因此,L-精胺酸對睪丸溫度調節的影響可能與NO有關。血管內皮細胞從L-精胺酸中合成NO,血管內皮使用NO信號周圍的平滑肌放鬆,從而導致血管擴張並增加血流量。陰囊血管的血管擴張可以通過逆流交換機制促進睪丸的散熱。

在這種機制中,進入睪丸的溫暖動脈血液被離開睪丸的靜脈血液冷卻,使38.8°C的動脈血液在進入睪丸之前冷卻到36.6°C。這些發現表明,日糧中添加L-精胺酸可降低睪丸的表面溫度,這可能與NO介導的睪丸血管網絡的血管擴張有關。

在本研究中,0.8%組中的睾酮和雌二醇-17β含量顯著增加。此外,0.8%組的公豬射精所需時間比0.0%組的公豬少。這些結果與先前的報告一致,即公豬的性慾表現與血清中的睾酮和雌二醇-17β含量呈正相關。先前的研究表明,陰囊溫度升高是損害睪丸類固醇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0.8%組公豬的陰囊表面溫度比0.0%組低0.9°C。因此,我們推測L-精胺酸降低了睪丸溫度,增加了睾酮和雌二醇-17β的水平,因此改善了公豬的性慾表現。

日糧添加1.0% L-精胺酸的公豬展現出較好的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而添加0.8% L-精胺酸的公豬則顯示出更好的性慾表現。以上結果可證實,使用L-精胺酸來緩解熱緊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 Chen et al., 2017

首頁 > 專業文章 > 精胺酸對種公豬精液品質與性慾的影響
精胺酸對種公豬精液品質與性慾的影響
Date:2024/08/08
Tag:
L-精胺酸,公豬,精液,高溫,抗氧化
l-arginine

本研究探討了日糧添加L-精胺酸對高環境溫度下公豬精液品質和性慾的影響。L-精胺酸是一種對精子生成必需的營養性胺基酸,並在動物健康中扮演多種角色,可作為潛在改善公豬生殖性能的物質。本研究旨在確定日糧添加L-精胺酸是否能緩解由高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症。 研究中選擇了20頭公豬(PIC 1040;體重248.59 ± 3.84 kg,年齡407.65 ± 6.40天),隨機分為四組(0.0%組:基礎飼料;0.6%、0.8%或1.0%組:基礎飼料分別添加0.6%、0.8%或1.0% L-精胺酸)。四種飼料通過添加適當量的L-丙胺酸使氮含量能一致。公豬先餵飼對應的實驗飼料42天,然後在夏季(25.5°至33.0°C)期間進行為期6週的精液特徵和性慾評估。

結果顯示,L-精胺酸顯著改善了精子運動性、正常率、總精子數量和有效總精子數量。同時,L-精胺酸提高了精液的抗氧化能力,如降低了精子中的丙二醛和8-羥基-2'-脫氧鳥苷含量(P <0.05),增加了谷胱甘肽與氧化谷胱甘肽的比率、總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過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的活性(P <0.05)。補充L-精胺酸的組別中的大多數線粒體結構完整,ATP含量較0.0%組高。0.8%組的公豬表現出較高的雌二醇-17β和睾酮水平,性慾表現也優於0.0%組。隨著L-精胺酸的增加,精液中的一氧化氮含量呈線性增加(P=0.002)。0.6%、0.8%和1.0%組的陰囊表面溫度分別比0.0%組低0.9°C、0.9°C和0.4°C。L-精胺酸水平對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有線性影響,對性慾表現有二次影響。

在炎熱的夏季,預測最佳的L-精胺酸水平為0.8%至1.0%,以達到最佳的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而性慾表現最佳的L-精胺酸水平為0.8%。結論是L-精胺酸可以作為有效物質來緩解由熱緊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症,最佳添加劑量為0.8%至1.0%。 高溫或熱緊迫經常導致公豬精子運動性下降、精子缺陷和精子產量下降。過度的熱量傳遞可能導致呼吸鏈產生過量的活性氧(ROS),最終可能損害其結構完整性和功能能力,例如對精子質膜的過氧化損傷和精子細胞核中DNA鏈的斷裂。L-精胺酸顯示的效果可能歸因於其直接和/或通過NO介導的抗氧化特性。

據報導,NO通過抑制鐵引起的Fenton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打斷脂質過氧化的鏈反應,增強GSH的抗氧化能力,並抑制半胱胺酸蛋白酶來終止組織中的氧化緊迫。與這些觀察結果一致,當日糧補充L-精胺酸時,精漿中的GSH含量和總抗氧化能力(T-AOC)將會增加。此外,酶促抗氧化劑在清除ROS並保護精子免受熱緊迫引起的氧化損傷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具體而言,SOD將超氧化物自由基解毒為過氧化氫,CAT將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GSH-Px將過氧化物和羥基自由基轉化為無毒形式。隨著L-精胺酸添加量的增加,還檢測到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強(SOD、CAT和GSH-Px)。因此,L-精胺酸處理組中精子的脂質過氧化產物(MDA)和DNA氧化產物(8-OH-dG)顯著降低,表明氧化緊迫減少。氧化緊迫還會破壞精子細胞核和線粒體中DNA的完整性。

一般來說,DNA片段化是評估氧化緊迫引起的DNA損傷的有用標誌。在本研究中,當添加L-精胺酸時,還觀察到了精子DNA片段指數的降低。綜合以上所述,日糧添加L-精胺酸可能通過增強精漿的抗氧化能力來改善精液品質。

boar

圖1 利用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公豬的睪丸照片,四張照片分別為(a) 無添加組, (b) 0.6%精胺酸組,(c) 0.8%精胺酸組,(d) 1.0%精胺酸組。

補充1.0% L-精胺酸的公豬飼料顯著增加了總精子數量、有效精子數量和人工授精(AI)劑量(每次AI劑量四十億精子),分別比0.0%組增加了12.8%、37.8%和13.3%。因此,營養管理可以通過在夏季炎熱天氣期間在飼料中添加1.0% L-精胺酸來增加AI劑量。AI劑量的增加有助於在夏季保持養豬業的穩定生產。然而,在本研究中,時間和時間與飼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對精液特徵沒有影響。這一結果可以用以前的報告來解釋,L-精胺酸在哺乳動物中的周轉率很快,成人、孕婦和新生豬的循環半衰期分別為1.06、0.75和0.65小時。

線粒體被稱為細胞的“發電廠”,因為它們在通過氧化磷酸化產生ATP中發揮了基本作用。然而,關於哪種代謝途徑(OXPHOS或糖酵解)參與精子運動所需的能量生產存在長期爭論。毫無疑問,線粒體結構的完整性對精子運動至關重要。 在本研究中,大多數添加L-精胺酸的組別其線粒體結構完整。結果表明,L-精胺酸可在高環境溫度下減輕對精子線粒體的損傷並促進了ATP的生產,從而提高了精子運動性。為了使精子生成達到最佳,公豬的睪丸溫度保持在比核心體溫低4°C至6°C。睪丸溫度升高對精子生成和精子有害。因此,熱緊迫引起的溫度調節失敗會損害精子質量並增加繁殖障礙的風險。我們以前的研究顯示,在高環境溫度(34°C)下,公豬(大白豬,27個月齡)的陰囊表面溫度增加了3.5°C,而正常控制條件下(20°C至28°C)為30.2°C至33.1°C,導致精子缺陷和精子產量下降。

在本研究中,0.6%、0.8%和1.0%組的陰囊表面溫度分別比0.0%組低0.9°C、0.9°C和0.4°C。根據我們以前的數據,正常的陰囊表面溫度使用大白豬作為模型為30.2°C至33.1°C。這表明0.0%組公豬的陰囊表面溫度超出了正常條件。同時,隨著L-精胺酸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的NO含量呈線性增加。 因此,L-精胺酸對睪丸溫度調節的影響可能與NO有關。血管內皮細胞從L-精胺酸中合成NO,血管內皮使用NO信號周圍的平滑肌放鬆,從而導致血管擴張並增加血流量。陰囊血管的血管擴張可以通過逆流交換機制促進睪丸的散熱。

在這種機制中,進入睪丸的溫暖動脈血液被離開睪丸的靜脈血液冷卻,使38.8°C的動脈血液在進入睪丸之前冷卻到36.6°C。這些發現表明,日糧中添加L-精胺酸可降低睪丸的表面溫度,這可能與NO介導的睪丸血管網絡的血管擴張有關。

在本研究中,0.8%組中的睾酮和雌二醇-17β含量顯著增加。此外,0.8%組的公豬射精所需時間比0.0%組的公豬少。這些結果與先前的報告一致,即公豬的性慾表現與血清中的睾酮和雌二醇-17β含量呈正相關。先前的研究表明,陰囊溫度升高是損害睪丸類固醇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0.8%組公豬的陰囊表面溫度比0.0%組低0.9°C。因此,我們推測L-精胺酸降低了睪丸溫度,增加了睾酮和雌二醇-17β的水平,因此改善了公豬的性慾表現。

日糧添加1.0% L-精胺酸的公豬展現出較好的精液品質和抗氧化能力,而添加0.8% L-精胺酸的公豬則顯示出更好的性慾表現。以上結果可證實,使用L-精胺酸來緩解熱緊迫引起的公豬繁殖低下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 Chen et al.,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