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豬場水質的因素
Date:2025/10/17
Tag:
pH, 水質, 硬度, 總溶解固體, 硝酸鹽, 亞硝酸鹽, 硫酸鹽
許多因素-包含溶解礦物濃度與細菌污染-都會影響豬隻飲用水的品質。
水質不佳會降低豬的飲水意願,進而影響飲水量與生長表現。水質問題在豬場內往往很棘手,而且水處理不一定能直接轉化為動物表現提升。評估水質主要看兩大面向:化學成分與細菌組成/數量。水中的化學元素會依濃度不同對水質造成顯著影響;至於色度、濁度、氣味等物理性狀,對生產影響通常較小,但若太高仍可能有健康或生產力的風險。
化學因素(Chemical Factors)
影響飲水品質的化學因子包括:pH、硬度、總溶解固體(TDS)、硝酸鹽/亞硝酸鹽、硫酸鹽、鐵、鉛等(Kober 1993)。各項說明如下:
pH
pH 量測水的酸鹼度。pH 6.5–8.5被認為對豬可接受(NRC 2012)。
- pH <6.5(偏酸):不佳;易腐蝕管線並溶出金屬,也可能影響藥水添加設備與藥物沉積(NRC 1994),最終導致豬肉生產上的殘留與沉積問題(Russell 1985)。
- pH >8.5(偏鹼):口感澀、在管內留下鱗狀沉積(Kober 1993)而使水流降低。pH > 7亦被視為E. coli 下痢的風險因子;若場內 E. coli 問題持續,應考慮酸化。高 pH 也會降低氯消毒效力。但現場出現極端pH 的情況並不常見。
硬度(Hardness)
硬度為水中二價陽離子總量(主要是鈣、鎂)。常以碳酸鈣(CaCO₃)當量表示(Kober 1993)。
- 以 Ca + Mg 計:<60 ppm 為「軟水」,>120 ppm 為「硬水」(NRC 2012)。
- 低 Ca/Mg(<60 ppm):對豬表現無明顯影響;但可能干擾磷的利用,配方上需注意。
- 高 CaCO₃(>300 ppm):最主要的實務問題是供水系統結垢,造成水流與出水點堵塞,清理耗工(Kober 1993)。
總溶解固體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也稱「水的鹽度」)為水中溶解鹽類總量(常見為鎂、鈣、鈉、碳酸氫鹽、氯化物、硫酸鹽等;Kober 1993)。
- 1000–3000 ppm:多數豬可適應;可能有一暫時性下痢;一般生產表現不受影響(NRC 2012;表 2.5)。
- • 現有研究對 TDS 影響豬表現的證據不一致。例如,離乳豬的飲水試驗中,水中含217 ppm TDS比4390 ppm TDS 有較佳生長與飼料效率(McLeese et al. 1992);但1000–6000 ppm區間對肥育豬表現未見一致性影響(Anderson & Stothers 1978)。含硫酸鹽較高時,即使到7000 ppm,對肥育豬表現也未必顯著(Anderson et al. 1994)。商業場研究亦顯示,對高TDS/硫酸鹽的飲水做RO 逆滲透處理,對 ADG、ADFI、飼轉的長期效應不明顯(Patience et al. 2004;見下圖示意)。
| TDS(ppm) | 評等 | 註解 |
|---|---|---|
| <1000 | 安全 | 對豬無風險 |
| 1000-2999 | 可接受 | 未適應者可能輕微下痢 |
| 3000-4999 | 可接受 | 可能短暫拒飲 |
| 5000-6999 | 尚可 | 種豬應避免更高TDS |
| >7000 | 不適用 | 對種豬與熱緊迫豬有風險 |
硝酸鹽與亞硝酸鹽(Nitrates and Nitrites)
地下水硝酸鹽/亞硝酸鹽污染多來自:土壤淋洗、地表逕流(畜禽排泄物、氮肥、有機物腐敗等;Kober 1993)。亞硝酸鹽對單胃動物的毒性高於硝酸鹽(Emerick 1974)。- 建議上限(畜用飲水):硝酸鹽氮 NO₃–N 100 ppm、亞硝酸鹽氮 NO₂–N 10 ppm(Canadian Task Force on Water Quality, 1987)。
- 典型中毒徵象:呼吸率↑、下痢↑、採食↓、生長差、流產等(多篇文獻)。
- 離乳豬在 300 ppm 硝酸鹽的水中觀察到呼吸率較高(Anderson & Stothers 1978)。
硫酸鹽(Sulfates)
礦物污染中,硫酸鹽是北美豬場最常見的水質問題(NRC 2012)。去除硫酸鹽成本很高(設備與運轉)。文獻對其影響的結論並不一致;加拿大環境部門建議:<1000 mg/L 可能無顯著影響(表 2.6)。- 離乳豬可忍受1650 mg/L的硫酸鹽而不必然影響生長,但下痢風險增加(見圖 2.4);>3000 mg/L 有下痢效應、飲水量↑(多篇研究)。
- 年幼豬最易受影響;即使750 mg/L也可能有問題;年長豬適應性較佳。
- 建議上限(實務保守):1000 mg/L(NRC 2012)。
| 項目 | 對照 0ppm | 硫酸鹽 2402ppm |
|---|---|---|
| 平均日增重(kg/d) | 0.40 | 0.33 |
| 平均日採食(kg/d) | 0.79 | 0.71 |
| 飼料效率(F/G) | 1.89 | 2.02 |
| 平均日飲水(L/d) | 1.15 | 1.35 |
| 下痢天數(第 1 週) | 3.5 | 6.0 |
細菌污染(Bacterial Contamination)
飲水中的細菌污染對人與家畜皆是重大問題。與水質問題相關的主要病原含:隱孢子蟲、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鉤端螺旋體等。亦可能有原蟲與蛔蟲卵/囊。污染程度多以大腸菌群估計;豬場常用上限是100 mL 水中總大腸桿菌群 <5000(Meek 1996;NRC
2012)。但致病力差異很大,數值低不代表完全安全。
- 生物膜是管路內重要污染源;氯系消毒對已形成生物膜幫助有限。
- • 建議:鹼性清洗劑(如 AH-tec類)+ 高壓脈衝沖洗 + 清水徹底沖洗,可去除有機沉積與黏泥,避免不良微生物滋長(Vorozhbitov & Trukhan 2012)。
影響豬場水質的因素
Date:2025/10/17
Tag:
pH, 水質, 硬度, 總溶解固體, 硝酸鹽, 亞硝酸鹽, 硫酸鹽
許多因素-包含溶解礦物濃度與細菌污染-都會影響豬隻飲用水的品質。
水質不佳會降低豬的飲水意願,進而影響飲水量與生長表現。水質問題在豬場內往往很棘手,而且水處理不一定能直接轉化為動物表現提升。評估水質主要看兩大面向:化學成分與細菌組成/數量。水中的化學元素會依濃度不同對水質造成顯著影響;至於色度、濁度、氣味等物理性狀,對生產影響通常較小,但若太高仍可能有健康或生產力的風險。
化學因素(Chemical Factors)
影響飲水品質的化學因子包括:pH、硬度、總溶解固體(TDS)、硝酸鹽/亞硝酸鹽、硫酸鹽、鐵、鉛等(Kober 1993)。各項說明如下:
pH
pH 量測水的酸鹼度。pH 6.5–8.5被認為對豬可接受(NRC 2012)。
- pH <6.5(偏酸):不佳;易腐蝕管線並溶出金屬,也可能影響藥水添加設備與藥物沉積(NRC 1994),最終導致豬肉生產上的殘留與沉積問題(Russell 1985)。
- pH >8.5(偏鹼):口感澀、在管內留下鱗狀沉積(Kober 1993)而使水流降低。pH > 7亦被視為E. coli 下痢的風險因子;若場內 E. coli 問題持續,應考慮酸化。高 pH 也會降低氯消毒效力。但現場出現極端pH 的情況並不常見。
硬度(Hardness)
硬度為水中二價陽離子總量(主要是鈣、鎂)。常以碳酸鈣(CaCO₃)當量表示(Kober 1993)。
- 以 Ca + Mg 計:<60 ppm 為「軟水」,>120 ppm 為「硬水」(NRC 2012)。
- 低 Ca/Mg(<60 ppm):對豬表現無明顯影響;但可能干擾磷的利用,配方上需注意。
- 高 CaCO₃(>300 ppm):最主要的實務問題是供水系統結垢,造成水流與出水點堵塞,清理耗工(Kober 1993)。
總溶解固體 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也稱「水的鹽度」)為水中溶解鹽類總量(常見為鎂、鈣、鈉、碳酸氫鹽、氯化物、硫酸鹽等;Kober 1993)。
- 1000–3000 ppm:多數豬可適應;可能有一暫時性下痢;一般生產表現不受影響(NRC 2012;表 2.5)。
- • 現有研究對 TDS 影響豬表現的證據不一致。例如,離乳豬的飲水試驗中,水中含217 ppm TDS比4390 ppm TDS 有較佳生長與飼料效率(McLeese et al. 1992);但1000–6000 ppm區間對肥育豬表現未見一致性影響(Anderson & Stothers 1978)。含硫酸鹽較高時,即使到7000 ppm,對肥育豬表現也未必顯著(Anderson et al. 1994)。商業場研究亦顯示,對高TDS/硫酸鹽的飲水做RO 逆滲透處理,對 ADG、ADFI、飼轉的長期效應不明顯(Patience et al. 2004;見下圖示意)。
| TDS(ppm) | 評等 | 註解 |
|---|---|---|
| <1000 | 安全 | 對豬無風險 |
| 1000-2999 | 可接受 | 未適應者可能輕微下痢 |
| 3000-4999 | 可接受 | 可能短暫拒飲 |
| 5000-6999 | 尚可 | 種豬應避免更高TDS |
| >7000 | 不適用 | 對種豬與熱緊迫豬有風險 |
硝酸鹽與亞硝酸鹽(Nitrates and Nitrites)
地下水硝酸鹽/亞硝酸鹽污染多來自:土壤淋洗、地表逕流(畜禽排泄物、氮肥、有機物腐敗等;Kober 1993)。亞硝酸鹽對單胃動物的毒性高於硝酸鹽(Emerick 1974)。- 建議上限(畜用飲水):硝酸鹽氮 NO₃–N 100 ppm、亞硝酸鹽氮 NO₂–N 10 ppm(Canadian Task Force on Water Quality, 1987)。
- 典型中毒徵象:呼吸率↑、下痢↑、採食↓、生長差、流產等(多篇文獻)。
- 離乳豬在 300 ppm 硝酸鹽的水中觀察到呼吸率較高(Anderson & Stothers 1978)。
硫酸鹽(Sulfates)
礦物污染中,硫酸鹽是北美豬場最常見的水質問題(NRC 2012)。去除硫酸鹽成本很高(設備與運轉)。文獻對其影響的結論並不一致;加拿大環境部門建議:<1000 mg/L 可能無顯著影響(表 2.6)。- 離乳豬可忍受1650 mg/L的硫酸鹽而不必然影響生長,但下痢風險增加(見圖 2.4);>3000 mg/L 有下痢效應、飲水量↑(多篇研究)。
- 年幼豬最易受影響;即使750 mg/L也可能有問題;年長豬適應性較佳。
- 建議上限(實務保守):1000 mg/L(NRC 2012)。
| 項目 | 對照 0ppm | 硫酸鹽 2402ppm |
|---|---|---|
| 平均日增重(kg/d) | 0.40 | 0.33 |
| 平均日採食(kg/d) | 0.79 | 0.71 |
| 飼料效率(F/G) | 1.89 | 2.02 |
| 平均日飲水(L/d) | 1.15 | 1.35 |
| 下痢天數(第 1 週) | 3.5 | 6.0 |
細菌污染(Bacterial Contamination)
飲水中的細菌污染對人與家畜皆是重大問題。與水質問題相關的主要病原含:隱孢子蟲、腸毒素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鉤端螺旋體等。亦可能有原蟲與蛔蟲卵/囊。污染程度多以大腸菌群估計;豬場常用上限是100 mL 水中總大腸桿菌群 <5000(Meek 1996;NRC
2012)。但致病力差異很大,數值低不代表完全安全。
- 生物膜是管路內重要污染源;氯系消毒對已形成生物膜幫助有限。
- • 建議:鹼性清洗劑(如 AH-tec類)+ 高壓脈衝沖洗 + 清水徹底沖洗,可去除有機沉積與黏泥,避免不良微生物滋長(Vorozhbitov & Trukhan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