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料顆粒大小通常是雞隻生產中被忽視的方面。生產者不應假設飼料是均勻大小且均勻混合的,或飼料廠提供的是理想的顆粒混合物。
飼料顆粒的大小從非常細到粗糙不一,不同的研磨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顆粒大小分佈。即使總體營養值相似,飼料中顆粒大小的差異也會影響鳥類的消化系統和性能。因此,生產者應經常評估飼料顆粒大小分佈,並注意影響其的多種變量性。
飼料顆粒大小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消化道的發育受飼料顆粒大小的影響。消費大顆粒飼料的鳥類會發展出更大和更有力的砂囊和更長的腸道。大顆粒飼料需要更多時間在砂囊中磨碎成小顆粒,才能進入小腸。大顆粒飼料在腸道中的過程時間較長。腸道內的微絨毛長度增加,這增加了吸收表面積,從而對消化率和營養吸收產生積極影響。一些研究人員推測,在日糧中加入較大顆粒的飼料會增加小腸中局部消化酶的分泌,這有利於整體營養的消化。
當日糧主要由細顆粒組成時,這些較小的飼料顆粒會迅速通過砂囊而不被磨碎,直接進入腺胃。結果是砂囊變小,腺胃擴大,腸道長度減少。不應餵飼含有過多細顆粒的飼料。
最佳飼料顆粒大小
飼料顆粒大小對於調節鳥類採食飼料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喙、砂囊和消化道的發育,最佳飼料顆粒大小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雞隻對於較大的顆粒有偏好,這種偏好隨年齡增長而更加強烈。
雛雞在出生後前6週通常提供破碎顆粒的飼料,這是通過將細顆粒飼料制成的顆粒破碎成1–3毫米的顆粒大小。破碎飼料對於幼雛是理想的,因為每個碎屑是日糧中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當雛雞超過6週齡再繼續提供破碎飼料則會減少小腸的長度和砂囊的大小。
6週齡之後,優質的顆粒狀粉料(麥片)日糧是首選。這可以確保消化道的正常發育。優質的顆粒狀粉料(麥片)日糧有55~85%的飼料顆粒直徑在1到3毫米之間,幾何平均直徑(GMD)約為1200微米。從產蛋前期開始,優質的顆粒狀粉料日糧包括大顆粒的碳酸鈣(直徑2~4毫米)。雞隻需要大顆粒的碳酸鈣來保持良好的蛋殼質量。
飼料顆粒大小的測定
標準的顆粒大小測定方法是美國農業工程師學會(ASAE)的S319.1程序。該程序涉及將飼料或成分通過一系列14個直徑逐漸變小的篩網(篩網)約10分鐘。結果以幾何平均直徑(GMD)和顆粒大小均勻性(標準偏差或變異係數[CV])的度量報告。適當製造的飼料CV應小於10%。該程序通常只由大型飼料廠進行。
飼料傳送系統
在自動化飼料系統中有三種傳送飼料的方法:
- 鏈式飼料器 - 飼料通過鏈條在飼料系統中拖動來分配。鏈條飼料器可能會在移動飼料時按大小分離飼料顆粒。鏈條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磨碎飼料顆粒,但新型鏈條系統可以將此影響最小化。緩慢移動的鏈條飼料器可能會出現問題,因為飼料線起點的雞隻可以選擇較大的飼料顆粒。
- 螺旋式飼料器 - 使用螺旋輸送飼料。螺旋輸送飼料速度較快,比鏈條飼料器分離和磨碎飼料顆粒少。螺旋飼料器每次餵飼的飼料量通常少於鏈條飼料器。
- 料斗式飼料器 - 一個移動的料斗沿飼料線移動,通過重力將飼料放入飼料槽。與其他類型的飼料器相比,這種系統對飼料顆粒的分離和磨碎最小。
飼料器的管理對於最小化飼料顆粒分離的負面影響和防止細飼料顆粒的積累至關重要。頻繁的小量餵飼可最小化細飼料的積累。鏈條飼料器通常提供較大的飼料量,可能導致細顆粒的積累。允許雞隻每天清理飼料槽可以防止細顆粒的積累。確保所有雞隻有足夠的飼料空間,將創造更均勻的營養攝取。
每種系統都有潛在的飼料顆粒分離問題,必須由農場管理者監控。拖鏈系統具有更多的側向分離,細顆粒集中在飼料槽中間,而較大的顆粒聚集在槽壁附近。在螺旋系統中,有更多的上下分離,細顆粒沉降在槽底,而較大的顆粒留在飼料表面。反復循環螺旋可以減少這種分離問題。
常見問題與解答

問題 | 原因 | 結果 | 解決方法 |
---|---|---|---|
飼料無法通過螺旋送入飼料線 | 使用過多體積大的飼料原料(米糠、小麥糠);細飼料顆粒過多 | 飼料無法在飼料系統中正常移動;飼料在飼料槽中分佈不均;飼料攝入量減少 | 避免使用太多體積大的原料;螺旋大小與原料體積需互相匹配;避免研磨已經是小顆粒的材料,額外的研磨會在最終產品中產生過多的細小顆粒 |
飼料粘性過大 | 飼料研磨過細 | 飼料在原料倉和飼料歧管中搭橋;粘性飼料給飼料馬達和飼料鏈增加額外工作量,導致電力過載 | 將穀物磨成平均顆粒大小為1000到1200微米的粉料,增大錘磨機篩網尺寸,或改用輥磨機(或從單層輥磨機改為多層輥磨機) |
添加太多脂肪或脂肪混合不均 | 潛在的脂肪氧化;降低飼料適口性 | 減少飼料中添加的液體脂肪含量和/或確保脂肪在混合物中分佈更均勻;在將脂肪或液體成分加入混合機時使用良好的混合技術;太多的細小顆粒會加劇飼料粘性並形成大的聚合物 | |
雞隻挑食 | 飼料中大顆粒太多;飲水器和飼料槽位於籠子同一側,導致優勢雞隻佔據飼料空間。 | 優勢雞隻消耗過多粗飼料顆粒,導致營養攝入不均 | 提供最佳飼料顆粒大小分佈建議;飼料顆粒的變異係數應小於10%;均勻的飼料不易分離;將飲水器遠離飼料器,以促進雞隻在飼料槽和飲水器之間的輪換;提供更多的飼料空間以供每隻雞隻採食。 |
飼料顆粒大小分佈不均 | 過度傳送粉料導致密集的粉料和體積大的原料分離;某些飼料系統會額外研磨飼料;飼料管線速度太慢。 | 根據密度分離飼料顆粒 | 在粉料中至少使用0.5%的液體油/脂肪以融合細顆粒並改善顆粒大小分佈 |
飼料槽中細小飼料顆粒的積累 | 餵飼頻率太高;飼料槽管理不善,雞隻無法每日“清理”細顆粒 | 營養攝入不均;細飼料會增加灰塵;灰塵可能導致空氣品質差,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 確保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讓雞隻在餐與餐之間“清理”飼料;不要使用過於粉塵化的飼料成分;不要研磨不需要研磨的材料;每週清除雞隻拒食後累積的細顆粒飼料 |

飼料顆粒大小通常是雞隻生產中被忽視的方面。生產者不應假設飼料是均勻大小且均勻混合的,或飼料廠提供的是理想的顆粒混合物。
飼料顆粒的大小從非常細到粗糙不一,不同的研磨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顆粒大小分佈。即使總體營養值相似,飼料中顆粒大小的差異也會影響鳥類的消化系統和性能。因此,生產者應經常評估飼料顆粒大小分佈,並注意影響其的多種變量性。
飼料顆粒大小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消化道的發育受飼料顆粒大小的影響。消費大顆粒飼料的鳥類會發展出更大和更有力的砂囊和更長的腸道。大顆粒飼料需要更多時間在砂囊中磨碎成小顆粒,才能進入小腸。大顆粒飼料在腸道中的過程時間較長。腸道內的微絨毛長度增加,這增加了吸收表面積,從而對消化率和營養吸收產生積極影響。一些研究人員推測,在日糧中加入較大顆粒的飼料會增加小腸中局部消化酶的分泌,這有利於整體營養的消化。
當日糧主要由細顆粒組成時,這些較小的飼料顆粒會迅速通過砂囊而不被磨碎,直接進入腺胃。結果是砂囊變小,腺胃擴大,腸道長度減少。不應餵飼含有過多細顆粒的飼料。
最佳飼料顆粒大小
飼料顆粒大小對於調節鳥類採食飼料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隨著喙、砂囊和消化道的發育,最佳飼料顆粒大小隨著年齡增加而變大。雞隻對於較大的顆粒有偏好,這種偏好隨年齡增長而更加強烈。
雛雞在出生後前6週通常提供破碎顆粒的飼料,這是通過將細顆粒飼料制成的顆粒破碎成1–3毫米的顆粒大小。破碎飼料對於幼雛是理想的,因為每個碎屑是日糧中不同成分的混合物。當雛雞超過6週齡再繼續提供破碎飼料則會減少小腸的長度和砂囊的大小。
6週齡之後,優質的顆粒狀粉料(麥片)日糧是首選。這可以確保消化道的正常發育。優質的顆粒狀粉料(麥片)日糧有55~85%的飼料顆粒直徑在1到3毫米之間,幾何平均直徑(GMD)約為1200微米。從產蛋前期開始,優質的顆粒狀粉料日糧包括大顆粒的碳酸鈣(直徑2~4毫米)。雞隻需要大顆粒的碳酸鈣來保持良好的蛋殼質量。
飼料顆粒大小的測定
標準的顆粒大小測定方法是美國農業工程師學會(ASAE)的S319.1程序。該程序涉及將飼料或成分通過一系列14個直徑逐漸變小的篩網(篩網)約10分鐘。結果以幾何平均直徑(GMD)和顆粒大小均勻性(標準偏差或變異係數[CV])的度量報告。適當製造的飼料CV應小於10%。該程序通常只由大型飼料廠進行。
飼料傳送系統
在自動化飼料系統中有三種傳送飼料的方法:
- 鏈式飼料器 - 飼料通過鏈條在飼料系統中拖動來分配。鏈條飼料器可能會在移動飼料時按大小分離飼料顆粒。鏈條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磨碎飼料顆粒,但新型鏈條系統可以將此影響最小化。緩慢移動的鏈條飼料器可能會出現問題,因為飼料線起點的雞隻可以選擇較大的飼料顆粒。
- 螺旋式飼料器 - 使用螺旋輸送飼料。螺旋輸送飼料速度較快,比鏈條飼料器分離和磨碎飼料顆粒少。螺旋飼料器每次餵飼的飼料量通常少於鏈條飼料器。
- 料斗式飼料器 - 一個移動的料斗沿飼料線移動,通過重力將飼料放入飼料槽。與其他類型的飼料器相比,這種系統對飼料顆粒的分離和磨碎最小。
飼料器的管理對於最小化飼料顆粒分離的負面影響和防止細飼料顆粒的積累至關重要。頻繁的小量餵飼可最小化細飼料的積累。鏈條飼料器通常提供較大的飼料量,可能導致細顆粒的積累。允許雞隻每天清理飼料槽可以防止細顆粒的積累。確保所有雞隻有足夠的飼料空間,將創造更均勻的營養攝取。
每種系統都有潛在的飼料顆粒分離問題,必須由農場管理者監控。拖鏈系統具有更多的側向分離,細顆粒集中在飼料槽中間,而較大的顆粒聚集在槽壁附近。在螺旋系統中,有更多的上下分離,細顆粒沉降在槽底,而較大的顆粒留在飼料表面。反復循環螺旋可以減少這種分離問題。
常見問題與解答

問題 | 原因 | 結果 | 解決方法 |
---|---|---|---|
飼料無法通過螺旋送入飼料線 | 使用過多體積大的飼料原料(米糠、小麥糠);細飼料顆粒過多 | 飼料無法在飼料系統中正常移動;飼料在飼料槽中分佈不均;飼料攝入量減少 | 避免使用太多體積大的原料;螺旋大小與原料體積需互相匹配;避免研磨已經是小顆粒的材料,額外的研磨會在最終產品中產生過多的細小顆粒 |
飼料粘性過大 | 飼料研磨過細 | 飼料在原料倉和飼料歧管中搭橋;粘性飼料給飼料馬達和飼料鏈增加額外工作量,導致電力過載 | 將穀物磨成平均顆粒大小為1000到1200微米的粉料,增大錘磨機篩網尺寸,或改用輥磨機(或從單層輥磨機改為多層輥磨機) |
添加太多脂肪或脂肪混合不均 | 潛在的脂肪氧化;降低飼料適口性 | 減少飼料中添加的液體脂肪含量和/或確保脂肪在混合物中分佈更均勻;在將脂肪或液體成分加入混合機時使用良好的混合技術;太多的細小顆粒會加劇飼料粘性並形成大的聚合物 | |
雞隻挑食 | 飼料中大顆粒太多;飲水器和飼料槽位於籠子同一側,導致優勢雞隻佔據飼料空間。 | 優勢雞隻消耗過多粗飼料顆粒,導致營養攝入不均 | 提供最佳飼料顆粒大小分佈建議;飼料顆粒的變異係數應小於10%;均勻的飼料不易分離;將飲水器遠離飼料器,以促進雞隻在飼料槽和飲水器之間的輪換;提供更多的飼料空間以供每隻雞隻採食。 |
飼料顆粒大小分佈不均 | 過度傳送粉料導致密集的粉料和體積大的原料分離;某些飼料系統會額外研磨飼料;飼料管線速度太慢。 | 根據密度分離飼料顆粒 | 在粉料中至少使用0.5%的液體油/脂肪以融合細顆粒並改善顆粒大小分佈 |
飼料槽中細小飼料顆粒的積累 | 餵飼頻率太高;飼料槽管理不善,雞隻無法每日“清理”細顆粒 | 營養攝入不均;細飼料會增加灰塵;灰塵可能導致空氣品質差,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 確保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讓雞隻在餐與餐之間“清理”飼料;不要使用過於粉塵化的飼料成分;不要研磨不需要研磨的材料;每週清除雞隻拒食後累積的細顆粒飼料 |